【阜陽心理咨詢中心】
通常,我們以為是某人或某些事使自己不快樂。
事實不然,我們是因為對生活中某人或某事產(chǎn)生某種想法,而使自己不快樂。
01
情緒并非由外來因素造成。
每當我們感到悲傷、快樂、憤怒,或心里不舒服時,都是因為發(fā)生了某些事情或別人怎么對我們,才使我們產(chǎn)生這些情緒。
所以很自然地,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情緒實在“胸悶得可以”,就認為有理由對別人發(fā)飆;當我們做出荒誕不經(jīng)的言行,就會理所當然地說:“沒有辦法啊,我的感覺就是這么強烈。”
這其實都是對情緒的誤解。
02
情緒是什么?
情緒是我們對自己想法、對別人想法,對世界想法所引起的反應。更簡單地說,情緒都是“想出來的”。因為我們習慣想東想西,情緒也就起起落落。
你可以回想一下,上回你心情不好是什么原因?
那時你為什么如此生氣、沮喪、悶悶不樂?
這情緒是怎么來的?一定是先有負面的想法,對不對?
一個人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想法之前便有所感覺(情緒),因為根本沒有任何參考點。
你可以試試在沒有任何悲觀的想法下感到情緒低落;試試看不去想任何生氣的事而感到憤怒,你辦不到的。
有個太太整天悶悶不樂,因為先生認為她笨頭笨腦。試想,如果這位太太根本不知道先生認為她笨,她還會不快樂嗎?當然不會。
她怎么可能對不知道的事不開心呢?因此,她丈夫怎么認為或怎么不認為,都不會使她不快樂。是這位太太自己的想法使她不快樂。
沒錯,造成我們情緒感受的,并不是某人或某事,而是我們的想法。
你感到憤怒、受傷、氣得要命,這些感覺都是千真萬確。但那個讓你有這種感覺的,并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。
當你對先生的想法是:“他真是自私。”你就會產(chǎn)生一堆關于自私的言行而使心情低落。
如果你繼續(xù)想下去,情緒一定會更糟,你會說:“我越想越氣”,這時你便可以很明顯地知道是誰在制造怒氣了。
被自己情緒所困擾,猶如寫一封罵人的信給自己,然后又被信中的內(nèi)容所激怒,這不是很蠢嗎?
03
沒有痛苦的人,只有痛苦的想法。
記住,如果你是痛苦難過的,那都是你自己所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如果你不喜歡現(xiàn)在的感覺,不喜歡抑郁不樂,那就快點換個想法吧!
通常,我們以為是某人或某些事使自己不快樂。事實不然,我們是因為對生活中某人或某事產(chǎn)生某種想法,而使自己不快樂。
04
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。
如果我很沮喪,那是我的責任;如果我亂發(fā)脾氣,我要負責……
讓“我為自己情緒負責”這概念深深地穿透你的心,因為這將成為處方、成為鑰匙。
一旦你有了這個認知,突然間,你的焦點就會從外轉(zhuǎn)向內(nèi),你學會了向內(nèi)求,你整個人生將變得不同,你將不會再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,那你就活出了自己。
05
我們不是放不下舊傷,而是不想放下。
人的痛苦分兩種:一種是現(xiàn)在的痛苦,另一種是過往的舊痛。
過往舊痛,不過是腦中殘存的記憶,影像,為什么會痛苦?
從幾年、或幾十年前憤怒第一次出現(xiàn)起,就沒完沒了,到現(xiàn)在還繼續(xù)抓著不放。但這不是很久以前的事嗎?它已成過眼云煙,為什么還繼續(xù)受苦?
因為如果放下了那個痛苦,等于放下了人們多年來所有的人生劇本,以及所有使自己長久以來的想法和做法合理化的原因。
那就是為什么許多人生起氣來,就習慣性地去“翻舊賬”,就習慣歇斯底里地把以前的憤怒、不愉快再“重溫舊夢”一番。
換句話說,我們并不是放不下舊傷,而是不想放下。明白這點非常重要。
06
人們常說:“要放下談何容易?”那其實是借口。
請問,你如果甩掉一件沉重而無用的行李?只要你體認到自己不想繼續(xù)承受重擔,你自然會甩掉,不是嗎?
過去的創(chuàng)傷仍困擾著你,那是因為你自己常招惹它。你自己受苦不夠,還想把痛苦加諸在他人身上。
只是你沒有意識到這點,而且極力聲稱自己并不想要痛苦。但如果你仔細觀察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你的思考和行為都在讓自己和他人持續(xù)受苦。
所以,在設法拋開痛苦之前,你必須先問自己“你還要讓這傷痛破壞我的心情和幸福嗎?”“我還要讓這個傷痛持續(xù)多久?”
07
一個人有沒有覺醒,只要看他是否執(zhí)著于一個陳舊的故事。
如果你認為你需要更多時間,你就會有更多的痛苦。你一再剝開傷口,傷口就永遠不可能愈合。
佛陀說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不管過去曾經(jīng)有多少委屈,冤枉或欺騙都是過去的幻影,現(xiàn)在傷害在哪里?那個舊傷還在嗎?它已經(jīng)不在了,除非你一直記得它。
其實幸福就在眼前,只是自己一直回頭看,就不可能看到新的事物,也很難感受到幸福。
詩人布萊克說得對:“有時候,遺忘是一種最大的幸福。”如果你真的想要幸福,那就早點把那些舊傷遺忘吧!